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110.然而,他们当中那些能得救的人住在消磨的地方,这些人在那里陷入彻底的绝望。因为没有别的办法能制服并除去这类邪恶与虚假。当陷入绝望状态时,他们喊着说:我们是野兽,是可憎的,令人恨恶,因而受到诅咒。当处于这种状态时,他们当中一些人甚至对着天堂叫嚷。不过,他们是值得原谅的,因为这是从绝望发出来的。主抑制他们的咒骂,因此,他们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发泄出来。经历极端的痛苦后,这些人最终得救,因为他们的肉体部分差不多死去了。我还被告知,这些人活在世上时就信某个至高的造物主,无需任何中保;但得救后,被指教唯独主是神,救主和中保。我曾看见他们当中一些人在经历了极端的痛苦后被提入天堂;当他们在天堂被接纳时,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一种如此温柔的喜悦,以致我的眼泪夺眶而出。
3251.“这些是亚伯拉罕所过一生的年日”表示亚伯拉罕代表神性本身方面的主的状态。这从“日”和“年”,以及“一生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日”和“年”是指状态(23, 487, 488, 493, 893, 2788节);此处“一生”也是指状态(2904节),在此是指由亚伯拉罕来代表的状态。事实上,他的整个一生如圣言中所描述的,都具有代表性;现在论述的是这一生的结束。亚伯拉罕代表神性本身方面的主,这一点在所给出的解释中已经说明。为了这个代表,他被起名叫亚伯拉罕,加进来的字母“h”就取自”耶和华”(Jehovah)这个名(2010节)。亚伯拉罕既代表被称为“父”的神性本身,也代表被称为“子”的神性人身或人性,因而代表神性本身和神性人身或人性方面的主。不过,他所代表的神性人身或人性自永恒就存在;主从这神性人身或人性显现,或说就是它的显现,并且当荣耀了生在时间中的人身或人性时,祂将这人身或人性恢复成神性人身或人性。亚伯拉罕就是在这方面代表主的那一位。
1618.“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”表示出于该状态的敬拜,这从“坛”的含义清楚可知,“坛”是总体上的一切敬拜的一个代表,如前所述(921节)。敬拜在内义上表示通过爱和仁实现的一切结合。当一个人处于爱和仁时,他就不断处于敬拜,而外在敬拜仅仅是它的外在表达,或一个结果。这就是天使的敬拜,所以他们拥有永恒的安息日;这反过来解释了为何“安息日”在内义上表示主的国度。然而,一个人在世上时,也应该参加外在敬拜;因为内在事物通过外在敬拜被激发出来,外在事物则通过外在敬拜被保持在神圣中,以便内在事物能够流入进来。此外,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被赋予知识或认知,预备接受属天事物,以及被赐予神圣状态的,尽管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。这些神圣状态都被主保存起来,以备他永生之用;因为在来世,其生命的一切状态都会重现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